智库简介
机构设置
智库动态
智库成果
智库专家
联系我们
 智库成果
  现代服务业
 
 联系我们

   南京财经大学综合楼410室
 E-mail:zhikuj@njue.edu.cn
 电话:025-83494746
 传真:025-83494746

 友情链接
 
 
现代服务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现代服务业 > 正文  
  以服务业数字化促进江苏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23-03-12  阅读:

摘要:服务数字化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改变服务业性质、衍生新型岗位、加快平台发展、降低就业成本、提供学习途径等方式,增加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和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增加中低技能就业,包括以数据要素为中心加快服务业整体化进程、以全生命周期和普惠化为中心构建数字就业培训体系、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保障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经济先行省份,江苏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且收入比缩小。2022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1:1。2022年前三季度,江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7.4%,高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但同时,中等收入者比重偏低,还有相当多农村人口尚未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江苏已形成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而数字化又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几年数字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表明,数字化会催生中低技能劳动者需求,有可能成为扩容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一、服务数字化推动江苏共同富裕的六个维度

(一)服务业数字化提高生产率,增加中低技能劳动者收入

服务业数字化特别是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提高行业供需匹配效率,进而提高生产率。在“鲍莫尔成本病”理论里,金融、医疗健康和教育等行业被认为是生产率增长缓慢或停滞的部门,但随着人工智能的技术介入和渗透,这些行业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各层次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也相对增加。同时,生产率提升带来高技能劳动者收入增加,会使其生活性服务需求规模扩张,进而增加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和收入。

(二)服务业数字化改变服务业性质,扩大需求规模进而增加就业

传统服务业面对面生产交付的特性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也导致其无法通过深化分工来提高效率。而数字化则改变了服务的生产消费同步性、不可储存性和不可远距离贸易性等性质,扩大了服务的边界和范围,突破本土市场规模狭小的局限性,能够大规模市场需求端的衍射,深化分工,提供符合消费者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延伸产业链,增加传统服务供给者就业和收入。

(三)服务业数字化衍生新型岗位,增加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

服务业数字化不仅衍生出算法工程师、架构师、新媒体运营等知识技术密集型岗位,同时也衍生出大量库存管理、内容审核、数据集标记等劳动密集型岗位,增加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如亚马逊需要大量员工进行库存管理和处理仓库订单,Facebook 需要数万名低工资合同工进行内容审核。目前数字化过程中大多数机器学习算法都需要基于庞大的数据集进行训练,而这些数据集则需要人工对内容进行分类注释、清理和标记。

(四)服务业数字化加快平台发展,为“准创业者”提供机遇

借助于数字技术平台,劳动者可以在线销售产品或服务,还可以在数字平台上寻找和承接自己擅长的工作任务,成为独立自主的“准创业者”。2018-2020年期间,超过3亿消费者通过阿里巴巴平台,从原来的832个贫困县购买了2700亿元商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21年灵活就业人员达到2亿人左右。而相关调查显示,中国的灵活就业人员存在明显的低学历化现象,县域零工经济从业者中初中以下学历者占比超过70%。

(五)服务业数字化降低就业成本,增加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机会

中低技能劳动者和低收入群体往往有着较频繁的工作转换,而服务业数字化为求职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中低技能劳动者可以远程快速进入在线求职市场,支付极低的成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就业匹配。同时,数字技术强大的汇聚和匹配能力,使得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能够对劳动供需双方进行大规模、高效率的精准匹配,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2020年我国求职者中有83.5%的人曾使用线上渠道找工作,其中线上和线下渠道都使用的求职者占比43.8%。

(六)服务业数字化提供学习途径,提升中低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

互联网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各类学习材料,而且内容和形式多元。中低技能劳动者可以低成本地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和技能,累积人力资本,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数字人力资本”,提升数字化就业机会。同时,服务业数字化使得高技能劳动者产生技能溢价,获得较高劳动收入,这种技能溢价效应会对中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正向激励,促使其去继续学习培训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进而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

二、以服务业数字化促进江苏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一)以数据要素为中心加快服务业整体化进程

通过集成创新、跨界应用、异业联盟等方式,实现服务业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的高效重组与协同创新。一是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数字化改造与升级,建立数据规范和标准,鼓励不同细分行业探索适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二是加快人工智能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弥合“数字鸿沟”,打通线下与线上服务流通渠道,支持和规范分包众包、云台外包、直播代货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大型服务业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服务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效应,推动服务业产业链转型升级。大型国有企业拥有较好的数字化转型资金和技术基础,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积极推动大型国有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其进行跨行业的“平台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进而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二)以全生命周期和普惠化为中心构建数字就业培训体系

建立基于劳动者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数字化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一体化数字就业培训平台,实现数字化终身教育,提升中低技能劳动者的数字技能。一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库,扩容数字教育资源。以基础数字技能为中心,通过课程视频、动画、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进行展示,使得中低技能劳动者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及时进行自主学习,提升数字人力资本;二是建立以服务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实现“产业、企业、职业、就业”的“四业联动”。根据数字化发展规律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设计教学课程,植入职业学校与培训学校课堂教学,实现专业与产业、基地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员与员工的有效衔接;三是推动技能培训平台和就业服务数字化平台一体化,高质量匹配培训与就业供求。平台通过设计问卷,对在线登记失业的目标群体进行调查,获知其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资格证书、求职意向等,进而为求职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技能培训课程。之后再将合作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与求职者自身条件和求职意向进行匹配,提升就业匹配效率。

(三)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保障

探索适应跨平台、多雇主间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和薪酬政策。一是完善劳动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修改完善劳动法等,对数字化背景下灵活就业群体的身份进行认定,将灵活就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作为特定职业类型,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二是完善对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通过多种渠道激励劳动者参保,对于经济困难劳动者可提供相应补贴或适当降低参保门槛。同时,鼓励企业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三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将灵活就业纳入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灵活就业者信息采集制度,并将其纳入地区工会劳模评选,提高其社会认可度。



原小能: 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张为付: 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来源:本站原创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版权所有@2017-2020
南京财经大学 苏ICP备05007114号
江苏省南京市铁路北街128号南京财经大学福建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