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简介
机构设置
智库动态
智库成果
智库专家
联系我们
 智库成果
  现代服务业
 
 联系我们

   南京财经大学综合楼410室
 E-mail:zhikuj@njue.edu.cn
 电话:025-83494746
 传真:025-83494746

 友情链接
 
 
现代服务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现代服务业 > 正文  
  打造全国重要人才高地,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22-01-21  阅读:

打造全国重要人才高地,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李逢春、张为付

摘要:南京科教资源丰富,人才总量和密度居全国前列,有基础有条件在服务国家在战略需求上承担更大责任。建议推进开放式创新,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以人才集聚推动产业集聚;构建国际聚才体制,打造创新生态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广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建设重大科创平台,推动高精尖人才共享合作。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发展规律,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懂人才是大学问,用人才是大智慧,聚人才是大本事,要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热土”,构筑人才创新创业“核心磁场”,营造人才发展的“最优生态”。南京科教资源丰富,拥有53所普通高校、97名两院院士、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人才总量和密度居全国前列,有基础有条件在服务国家在战略需求上承担更大责任,要牢牢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论述,持续提升创新首位度,不断塑造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的新优势。

一、推进开放式创新,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性和协作性的事业,要深化拓展与世界主要创新强国及一流创新机构合作关系,构建科技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到国际知识合作生产中,积极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工作,推动紫金山实验室承担更多国家战略任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科技资源,鼓励企业在创新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并购研发机构,创建国际化创新与生产营销网络,探索飞地研发、异地孵化等人才创新的柔性模式。通过跨界兼并和收购实现国际技术收购,不仅提供货币意义上的支持,也提供实现技术收购所需的软件技能方面的支持。支持企业发起或参与建立国际科技创新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对外人才交流与科研合作,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加大国际人才招聘力度,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

二、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以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集聚

在已有 " 科技创新 40 "" 科技改革 30 " 等基础上,更加突出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更加突出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旨在促进使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加快构建“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编制人才图谱,支持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以人才集群推动产业集聚,从而打响“中国创造”的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创造”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要想实现国际化,必须首先实现其市场化。因此,南京一方面要使创新技术不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更须使其成为重要的投入要素、产出要素和资本要素,在以市场为基础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积极促使新开发的技术、产品尽快与国际接轨,使之能真正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市场的需要。总之,要实现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双轮驱动”。

三、构建国际聚才融才机制,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保持人才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这需要更加注重建立国际竞争力人才引进制度建设,以及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当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仍然偏低,这些人才是特定的重点行业或者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要依托紫金山英才“高峰”“先锋”“宁聚”“菁英”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创新方向,重点引进国际水平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工程师和创新团队,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千方百计引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继续加大创业型人才引进力度,以大学生等各类青年创业者、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海归创业者为主体,加强政策支持,集聚众创人才。发挥各类园区及众创空间招才引智优势,聚焦产业,差异化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

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广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在国际创新资源的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市场竞争中的众多企业才能有效地完成创新资源的配置,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市场在激励创新中的职能,明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规范政府在利用科技创新资源中的定位与作用,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支持大中小企业和相关主体融通创新,发挥好大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应用方和需求方等各人才主体作用,形成各得其所、相互协同、相互支撑的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企业和市场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实施、成果转化评价等各环节发挥主导作用。围绕重要产业发展,整合集聚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的人才资源,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推动资源配置从研发环节向产业点、创新链、资金链、价值链统筹配置,推动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应用全过程和材料、工艺、加工到装配各环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五、建设重大科创平台,推动高精尖人才共享合作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创新能力建设的保障,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维持产业创新效率、促进企业创新资源吸收、推动高端研发人才共享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属于国家创新基础设施,为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支持等公共服务。南京要把现有重大平台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支持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南京落地,更好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推动“一室一中心”取得更多实质性重大原创成果,抓牢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加快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南京重大科创平台的建设,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针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南京发展的实际,系统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发挥作用所需的基础性结构,大力提升平台体系的开发利用水平和支撑能力,突破限制资源整合的体制难题和制度障碍,同时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协同合作,积极与沪浙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更好支撑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G60科创走廊建设,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品质的生活。

 

作者简介

李逢春: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

张为付: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来源:本站原创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版权所有@2017-2020
南京财经大学 苏ICP备05007114号
江苏省南京市铁路北街128号南京财经大学福建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