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简介
机构设置
智库动态
智库成果
智库专家
联系我们
 智库成果
  现代服务业
 
 联系我们

   南京财经大学综合楼410室
 E-mail:zhikuj@njue.edu.cn
 电话:025-83494746
 传真:025-83494746

 友情链接
 
 
现代服务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现代服务业 > 正文  
  以高质量人才生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21-08-29  阅读:

以高质量人才生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江苏高端纺织产业为例

张为付  张敏

[内容提要]江苏发展高端纺织产业,创新是驱动,人才是关键。江苏纺织产业总体规模优势明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集群产业链较为完整。但在产业人才生态建设方面却存在着高层次产业人才缺口较大、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动力不足、城市能级差阻碍人才集聚等问题。为此,需要实施高端引领战略打造产业人才高地、培育创新创业氛围提升人才生态位、提高城市能级吸引和集聚人才。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大力培育空间集聚、创新引领、智能升级、网络协同、开放集成的江苏高端纺织产业集群。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是驱动,人才是关键。因此,打造并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对江苏高端纺织产业集群建设至关重要。

一、江苏高端纺织产业发展的现状

作为重点培育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江苏发展高端纺织产业,即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面料、品牌服装、现代家纺等,强化创意设计和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探索定制成衣等生产模式,塑造一批世界知名品牌,逐步向时尚产业转型升级。

(一)总体产业规模优势明显,但产业集约化水平有待提升。江苏是纺织大省,纺织产业是江苏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和总量均居全国第一,主营业务收入已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全国纺织行业比重约20%,江苏目前拥有76个产业集群,同样居全国之首。但是,江苏纺织产业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业务比重偏高,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经营同质化、资源配置效率不高。2019年,江苏传统纺织行业及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近6200亿元,占比60%2021年上半年,江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达到2285.5亿元,其中,纺织服装出口额为1469.7亿元,占比同样达到60%

(二)特色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但知名品牌培育仍需加强。近年来,江苏纺织行业坚持推动产业供应链的完善与创新应用,坚持走特色发展、专业发展的道路,补足在创意设计、品牌服务等方面的明显短板,通过集聚品牌、设计、平台等新业态,打造出一批以时尚创意产业为引领的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目前拥有38家国家级纺织产业基地、纺织产业特色名城以及纺织产业特色名镇(浙江省拥有49家,优势较明显),其中包括江阴市、常熟市、苏州市吴江区三大千亿级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常熟服装城和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两大千亿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纺织服装行业不可避免的是产品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于是,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便成为持续性话题。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优势企业名单”中,苏浙两省各有8家企业入围,在品牌联盟发布的“2020中国品牌500强”榜单中,苏浙两省各有3家服装鞋帽类企业入围,而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品牌价值TOP35排名”中,浙江的雅戈尔排名第一。可以看出,江苏纺织服装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具优势,与此同时,其他省市如福建,凭借安踏、特步、柒牌、七匹狼等新兴纺织服装品牌,追赶势头强劲。

(三)集群产业链较为完整,但产业集群协同性需要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已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各类纺织产业集群,成为江苏创建世界级高端纺织产业集群的主要支撑。翻看江苏纺织产业集群分布图,苏州盛泽是中国纺织面料名镇、苏州常熟是中国休闲服名城、南通是中国家纺名城、常州金坛是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扬州高邮是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而南京则时尚氛围浓厚、购买力强劲。但高端纺织产业集群绝不是相关业态和供产销环节的简单集合,要进行全链整合,提高集群发展的协同性。例如,省内面料集群与南京女装集群、纺织印染集群与南通家纺集群、纺织服装制造集群与苏州服装外贸集群等,可以在做精做强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纺织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二、江苏高端纺织产业人才生态建设的现状

人才生态系统是以“人才”为中心,以各类人才的交互性、协同性为驱动,以市场、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有机互动为导向,形成人才链驱动创新链、创新链激活产业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开放式集群发展系统。

(一)高层次产业人才缺口较大。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学校,每年高校毕业生接近50万人,现有人口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650万人,占比超过8%,均为全国最高。但从产业的角度看,江苏制造业人才资源总量为1233万人,低于同样是纺织行业大省的广东(1950万人)和山东(1477万人)而排名全国第三位,制造业R&D人员全时当量低于广东而排名全国第二,特别是制造业高级技师占高级工的比重明显偏低,在国内纺织行业规模较大的省市(如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河北等)中处在末游水平。

(二)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动力不足。江苏制造业就业人员人均工资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具体到苏州、南通、无锡、常州等江苏省内纺织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相关就业人员的人均工资水平就不具有任何优势了,再加上纺织行业传统制造业的属性特征,对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缺乏相应的吸引力。2019年,江苏省众创空间团队获得投资额为23.99亿元,远低于广东省的46.27亿元,也低于浙江省的30.48亿元。此外,江苏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数在国内纺织行业规模较大的省市中亦处在下游水平。简言之,江苏人才生态建设的现状尚不足以为产业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强劲动力。

(三)城市能级妨碍专业人才集聚。基于“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人才流动逻辑,城市能级对于相关产业人才集聚起着主导作用。2021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排名显示,杭州以99.2的得分排名第二,南京虽然排名紧随杭州及北上广深位居第六,但得分只有69.5,苏中苏北9个城市的平均得分在30上下。国家级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在江苏省内的分布也极不均衡,近半数(17家)在苏州市,南京、镇江等5市甚至没有1家国家级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江苏7060家纺织、服饰企业中,有近半数分布在苏州和南通(3265家);而在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方面,江苏13个地级市的差距也十分明显:苏州市2019年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181亿元,淮安市则不足10亿元。

三、助力产业集群发展的江苏高端纺织产业人才生态建设对策

人才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维复合的网络系统,由人才与相关环境交互构成。

(一)实施高端引领战略打造产业人才高地。依托国家级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以及现有优势品牌,大力实施高端纺织产业引领发展战略,贯通从人才集聚到科技创新再到产业腾飞的传导链条,加快实现产业人才发展动力转换;积极发挥产业聚才优势,构建人才、智力、技术、资金、管理、服务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高端人才试验区,以人才优势支撑产业优势,培养造就一批规模大、素质强、结构优的高端纺织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大纺织产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推动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打破身份、学历等限制,贯通产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二)培育创新创业氛围改善人才生态环境。继续实施相关产业重点人才工程,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完善风险投资市场机制,为产业优秀科技创业项目的资金需求提供担保服务;坚持产才融合,以产聚才,以才兴产,集聚一批“高精尖缺”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一批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跨专业实干型人才;以思想创新带动机制创新,以机制创新推动业务创新,采取社会协办、自主开发、政府购买等方式,加快形成品质优异、品种丰富、层次合理、特征鲜明的江苏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体系;细化落实苏北人才支持政策,围绕人才集聚、培养、流动、评价、激励等环节,发挥市场积极的作用机制,实现重点紧缺专门人才的市场化开发运作以及高素质人才层次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提高城市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能级度。首先,要在顶层设计中建立区域相关产业人才生态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打破制度藩篱,实施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制度能级;其次,构建区域内由市场调节起决定作用的统一人才市场,实现人才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与选择、最优配置与一体共享,提升资源配置能级;第三,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医疗、社保、人才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力度,突破现有区域各自为政的人才公共服务壁垒,提升城市人才服务能级;第四,探索多元飞地模式,鼓励异地建设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和创业创新孵化器,大力培育国家级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及高端原创品牌,为区域人才互融提供有利条件,开拓城市能级向上之路。

 

作者简介

张为付: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敏: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人才强省建设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研究人员

来源:本站原创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版权所有@2017-2020
南京财经大学 苏ICP备05007114号
江苏省南京市铁路北街128号南京财经大学福建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