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产业一体化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张为付 张敏
内容提要:长三角文旅产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分布相得益彰,近年来,长三角文旅产业基础日渐雄厚,发展空间巨大,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但目前长三角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着上海引领与集聚带动作用不强、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不均衡、融合发展深度不足、产业整体影响力低等问题。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长三角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突出核心地位,强化上海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引导错位发展,形成长三角文旅产业互利共赢局面;加强品牌构建,整合长三角区域文旅产业品牌资源。
2020年11月,在结束江苏考察后专门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长三角区域要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加强相关政策互惠互享,推动文旅资源优化配置与一体化发展。因此,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更高的一体化水平引领长三角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有利于持续推动“双循环”,支撑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一、长三角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一)长三角文旅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互补性强。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皆备,徽派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海派文化、楚汉文化交汇融合,汇聚成了绚丽丰富的长三角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具有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先天优势。目前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是国内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文化底蕴最丰富以及旅游资源项目最广泛的地区。长三角地区种类众多、形式多样的文旅资源,以及沪苏浙皖骨子里所蕴含的江南文化基因,再加上已有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特点,使得三省一市通过资源整合、线路串联、产品和服务组合,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长三角系统化、整体化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可能。
(二)长三角文旅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空间巨大。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2019年该地区生产总值达23.7万亿元,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长三角地区目前旅游年收入已占全球旅游市场的比重近9%。2019年,江浙沪皖四个地区的国内旅游收入分别为13902、10727、4789和829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2%、9.1%、7.0%和17.9%,三省一市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占据了全国当年总量的半壁江山。2019年,江浙沪皖四个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215、3979、2276和1088.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5%、0.3%、3.8%和6.8%,三省一市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国当年总量的比重超过26%。
(三)长三角文旅产业合作框架形成,成效显著。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三省一市均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布了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2020年5月,三省一市的文旅部门联合制定了《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重点工作计划》,明确围绕“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深化协作机制,携手促进长三角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实践方面,上海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从深化长三角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升区域文化协同发展能级等方面,推进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江苏着力构建全域旅游体系,打造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和“慢生活”旅游新模式;浙江推出“美丽乡村”等一揽子政策,全面践行“两山”理论,着力建设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圈;安徽积极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深度开发红色、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
二、长三角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省市的引领与集聚带动作用有待加强。依据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文旅产业规模、空间距离等指标进行的断裂点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虽然上海市对周边城市在文旅产业方面产生较强的集聚吸引作用,长三角文旅区域范围内其余26个城市的空间断裂点距离均极度偏向上海市,但从文化产业的断裂点计算结果来看,其断裂点距上海市的平均距离为107.88千米,仅占平均直线距离的44.83%,与旅游产业形成较大的反差,表明上海市文化产业对长三角其余26城市的集聚影响力不足,特别是上海市对安徽省相关城市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吸引强度大多不超过15%,集聚带动效应明显偏弱。此外,上海对长三角三大省会城市的文旅产业吸引强度不高,特别是对合肥的文旅产业吸引强度不足10%。
(二)长三角文旅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有待改观。对上海与长三角相关城市文旅产业联系强度的测算结果表明,长三角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核心城市文旅产业经济联系“过密”而边缘城市的联系“过疏”的不均衡现象。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上海与其他城市之间的文旅产业经济联系极为密切,但对于一些边缘城市,如安庆、池州、芜湖、温州、盐城等,则表现出不充分的发展和“长尾现象”。此外,在“旅游产业断裂点百分比”方面,江苏省9个城市平均为74.62,浙江省9个城市平均为70.77,安徽省8个城市平均为79.18,可见,浙江省在旅游产业方面的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有待提升。
(三)长三角文旅产业的业态融合发展有待深化。对长三角27个城市文旅产业耦合度水平的测算结果表明,尽管大多数城市当前文旅产业耦合协调程度处于失调状态,但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文旅产业耦合协调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达到了初级协调水平,杭州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在2018年也达到了勉强协调。浙江各城市文旅产业耦合度水平总体优于江苏各城市,安徽省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相对落后,多个城市出现严重失调甚至极度失调的情况。此外研究发现,近年来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却无法充分满足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充分整合文旅资源,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尚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四)长三角文旅产业的综合影响力有待提升。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根据各自区域的旅游资源特点,相继推出了诸如“乐游上海、水韵江南、诗画浙江、锦绣安徽”等个性化旅游品牌,但地域文化特色不够突出,也未能形成合力,市场影响力有限;对于国内市场而言,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因其既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而极具吸引力,但像上海迪士尼乐园那样的大型知名文旅产业品牌过少,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相对不足;三省一市在文旅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的培育和打造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与合作力度、提升科技含量,扩大长三角文旅产业的引领作用;此外,长三角文旅产业整体影响力的提升,还需进一步打破行政体制方面的壁垒以及“人员缺乏、专业不专”等的瓶颈制约。
三、长三角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长三角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打破长三角区域行政体制藩篱,加强三省一市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在标准规划、政策激励、智慧网络、金融支持、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产品创意、产业开发、营销推广、市场监管等方面,建立目标统一、行动协同的文旅协调合作长效体制机制;结合长三角各地区的产业特色与发展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结构高效的文旅产业区域协同发展体系,以合作促发展,更以发展促合作;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建设旅游和文化人才发展联盟,优化文旅产业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探索人才共享共育新机制,为长三角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突出核心引领,强化上海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突出上海在长三角文旅产业一体化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区域间文旅资源与空间的优化整合;上海应注重优秀传统文旅资源的挖掘、继承与融合,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文旅形象标识,提升城市吸引力、影响力,促进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文旅产业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上海市对长三角三大省会城市文旅产业的集聚吸引强度,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促进长三角文旅产业一体化均衡发展。同时应重点关注距上海地理位置较远的城市,增强区域文旅产业的合作,加强对其集聚吸引强度,更好地推动长三角文旅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三)促进错位发展,形成长三角文旅产业互利共赢局面。发挥江浙沪皖在文旅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跨区域合作以及长三角中心城市间的合作联动,探索省际毗邻区域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强化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提升长三角区域文旅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效率,实现互利共赢。其中,上海围绕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两中心两之都”的建设目标,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带动长三角文旅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江苏进一步扩大健康养老、旅游休闲、体育健身以及教育培训等社会服务有效供给;浙江持续放大越剧、婺剧等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国际动漫节等文化活动品牌效应,构建国内一流古镇集群,深入挖掘“吴根越角”历史人文内涵;安徽大力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楚汉文化、淮河文化、老庄文化等研究,推动制定区域性旅游服务标准、规范,建立统一认证体系。
(四)加强品牌构建,整合长三角区域文旅产业品牌资源。明确“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整合、归纳长三角文化,提炼“文化长三角”核心要素和标志性特质,策划、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形象;三省一市要结合自身旅游和文化特色,精心设计、推广传播并加快形成长三角区域高质量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在整合区域文旅资源的基础上,以世界遗产标志性文旅产品为核心,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文旅产品体系和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夯实长三角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产业基础;发挥长三角历史文化底蕴和绿色山水优势,建设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构筑长三角文旅品牌高地,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长三角。
作者简介
张为付: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张 敏: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