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红色经典上好“大思政课”
李骏
内容提要: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革命与建设中共同创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资源,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与信仰源泉。当前高校应善用红色经典讲好“大思政课”:将红色经典引入课堂,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将红色经典融入实践,落实“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将红色经典纳入创作与研究,建构“大思政课”中国话语体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林忠钦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将抗疫的鲜活案例融入教材。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善用“大思政课”成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何讲好思政课的又一重要论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和传承红色经典也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当前,善用红色经典上好“大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一、红色经典与“大思政课”的时代意蕴与当下意义
红色经典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作的具有鲜明政治立场、思想导向与价值意义的文学、文化艺术作品。它隶属于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红色革命基地、红色文物等,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红色理论、红色思想、红色精神等。红色经典具有的典型特征是由党和人民共同创造,具有“超越时空性”、“内涵普适性”以及“民族文化史诗性”等特征。[[1]]其内涵主要是指红色经典渗透与表达对人类、民族和个人生存与命运的深层关切,其所具备的思想内涵、道德观念等能够为人民所深切认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与现实的检验,具有较强的历史与时代价值。红色经典对于人的理想信念的养成、优秀品质的锤炼、正确价值观的塑造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思政课”的概念来源于“大思政”格局,构建“大思政”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主要是指运用社会、高校中一切可能的力量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2]]由此可以引申,“大思政课”指的是运用社会、高校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上好思政课。从内容上来看,理论知识、现实案例、典型人物、思想精神等,都可以纳入“大思政课”的素材;从形式上看,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造、体验观摩、研讨交流等都可为“大思政课”所采用。“大思政课”之大,还体现在拥有大历史观、大课程观与大教育观。大历史观指的是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世界历史和当代重大问题讲深讲透,善于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可信度高的史实与案例,谈古论今,使已经能够“平视世界”的大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与理论的信仰、实践的真知中养成宏阔的视野与通达的态度,找回对教育的信任;大课程观则指发挥学科课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文化环境“四位一体”课程合力,使大学生浸润在思政教育的氛围中;大教育观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考察,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好思政课更是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提出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等重要论断。在这些重要论述中,“大思政课要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还要在社会中讲”等重要阐述,为红色经典引入“大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思想引导。当前,善用红色经典打造“大思政课”,就要将红色经典引入课堂,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将红色经典融入实践,落实“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将红色经典纳入创作与研究,建构“大思政课”中国话语体系。
二、将红色经典引入课堂,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而,红色经典不仅可以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以引入其他课程。当前,红色经典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注意“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叙事功能的基础上,把好故事与好思想结合,使‘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像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一样,让红色文化资源被大学生‘自然而然吸收’。”[[3]]红色经典引入其他各类课程更是要注意是否相“融”、“融”的方式与“融”的效果,使红色经典成为课程思政推动育人的有效载体。
将红色经典引入课堂,首先要在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中善用红色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内涵之丰富、覆盖面之广泛、思想性之丰厚,在任何一门课程中都可以进行深度阐释。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现,在生物课、化学课、政治课、美学课等课程中都可以涉及。这一经典理论的思想性与现实性能够使课堂充满了理论深度与现实观照。
将红色经典引入课堂,还要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善用红色经典作品。影视作品、歌舞剧、文学与美术作品等,都能够使“大思政课”充满了亲和力、感染力与实效性。如在《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课程中引入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这部作品重要描绘70多年前东北抗联战士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学生受众能够深刻感知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以及生生不息的革命斗志,同时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近代与当代中国形象在外国文学、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差异,从而自觉建立起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以及民族自信。
将红色经典引入课堂,还要注意善用红色经典案例。红色经典案例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光辉历程、基本经验、精神风貌与卓越成就的集锦,包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科学决策与战略思维、军事思想与国防建设、科技创新与文化思想等等,如在《法语时事新闻选读》课程中可以结合时事,将中国的抗疫战略、抗疫经验作为经典案例进行介绍与对比,则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从经典案例中汲取信仰力量、增强情感与思想认同,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良好成效。
三、将红色经典融入实践,落实“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时指出,“大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还要在社会中讲。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都不爱听。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讲话精神指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青年缺乏吸引力、感染力的弊端,同时也指出了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的有效路径。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就是要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好社会实践,将红色经典融入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感知、体悟与思考。
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就要利用社会现实中的红色经典开展好教育。这一红色经典可以是红色纪念地、红色场馆等物质文化,也可以是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精神文化,或者是红色经典阅读、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等有形形式,其内容与载体可以多样而丰富。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社会现实中的红色经典具有鲜活的感染力与现实示范性以及价值引导性,其所具备的示范效应与价值引导也是潜隐性的,更容易为当代青年所接受。因而,利用社会中的红色经典要注意其审美性与亲和力,一方面,要以美感呈现红色经典的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在形式与内容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旨趣高雅又不失亲和。
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还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引导青年大学生带着使命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得到熏染与锻炼,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从而真正确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生活风云变幻,只有经典能够永世流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深刻变化,而在这一变化中涌现出的红色人物、红色精神、红色故事是带有中华民族鲜亮底色、同时赋予了当下意义的当代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将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教材,深深地烙印在当代青年的脑中与心中。
四、将红色经典纳入创作与研究,建构“大思政课”中国话语体系
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是创作也是研究,教师的“三观”体现在教学科研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研讨交流等形式,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文一字,都将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注意理想信念的崇高性、政治立场的正确性、师德师风的高尚性、价值观引导的方向性,并注重在教学案例中引入红色经典,将红色理论、红色精神融入教学思考,将自身对红色经典理论、红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领悟,以有血有肉的情感形式传递给大学生。
将红色经典纳入创作上好“大思政课”还意味着要注重对红色经典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什么?首先,西方对红色经典、红色文化的排斥与打压造成了红色经典传承的话语困难。其次,国内学者对于什么是红色经典,哪些可以列入经典仍然有争论之声。第三,随着时代与新技术的发展,红色经典的内容与形式与当代青年的兴趣取向有一定差距,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如何转化与发展?一是加强对红色经典的研究与评论。厘清红色经典的内涵,对其创作与传播中的各要素进行研究。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为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美术馆吴为山指出,要“组织专家学者就百年来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其基本形态、思维方式、表现手法、造型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为我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专题研究经典作品背后的党史故事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总结归纳怎样用美术作品讲好党史。理论和评论相结合,研究红色经典作品在新时代如何更好的解读和传播推广。不但要研究作品,还要研究代表性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创作心态,探讨如何继承他们的精神。”[[4]]这一论述对艺术学、美术学、历史学、文学、文艺学、传播学等跨学科功力提出了要求,这也是“大思政课”大学科观、大教育观的体现。
二是要做好红色经典外译与传播。目前我国外译的作品多为农村题材与革命题材文学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但对于理论著作、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作品外译还不够多,除文学作品外其他形式的经典还不够丰富,缺少当代形式的创新与转化。此外,当前我国中央文献外译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抢占舆论制高点和话语主动权,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这一实践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期许。
三是要增强红色经典的思想性、时代性与艺术性。思想性就是要将红色经典中的红色理论、红色精神与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紧密结合,能够用这些理论与思想进行阐释与解读。时代性就是要以当代青年能够且愿意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教育方式,将世界前沿、社会现实与红色经典结合起来,使红色经典“不过时”、“不土”。艺术性即是要在红色经典的呈现形式与呈现载体上下功夫,表现手法要新颖,符合现代青年的审美需求,呈现载体要多样化,善于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红色经典对青年人的感召力与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善用红色经典讲好“大思政课”正是践行这一要求的有益探索,它将使大学教育不忘红色底色,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作者简介
李骏: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