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
陈启斐 蔡璐
摘要: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贸易大国、第二大吸收FDI国家、第二大经济体;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保持经济正增长。我们认为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历史规律、尊重人民选择,“强政府+大市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有力的保证了经济活力和韧性。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这得益于中国特色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极大提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自2006年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第一位。第二,现代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52年的50.5:20.8:28.7变为2019年的3.8:36.8:59.4,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跃升,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航天、通信等领域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科技局面一片向好。第三,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我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2020年的60%多;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第四,从相对封闭走向全方面多层次开放,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党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不断扩容,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懈努力。
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一)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历史规律,尊重人民选择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多次选择创造出来的。共产党成立初期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计划经济有些许弊端,但是不可否认在有限发展重工业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指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基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毅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革命,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二)经济发展为中心,生产力发展为手段,人民福祉提高为目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上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力点,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进步。
(三)坚持改革开放,发挥制度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首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出发,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进行所有制领域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摒弃了单一公有制模式,创新形成并发展完善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并积极探索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各类所有者的积极性,使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次,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反复探索,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把发展市场经济的优点和长处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结合起来,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进行分配领域改革,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建立既讲效率又讲公平的体制机制,从而极大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积极性,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分配制度保证。
二、中国特色经济模式发展历程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在此时期,中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该体制下,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对地位,资本主义、个体经济逐渐被取消。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的投入来驱使,资本是第一要素,中国资本投入年均增率为1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0.7%;劳动力是第二要素,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政府鼓励生育政策,我国人口总量大幅增长,为社会劳动力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二)市场经济体制过度时期
计划经济体制有许多弊端开始不断显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这段时期,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相应开展国有企业方面的改革;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以点带面,以沿海城市的先行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繁荣。1982年,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我国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步从计划走向市场。这段时期里,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逐渐向消费转变。虽然消费支出的绝对量很大,但增速却呈下降趋势,1992年,消费的增长速率已降为22.1%,而投资增速却达到44.4%,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8.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1992到2002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大力推进改革,培育市场化基础。2001年,我国加入WTO,中国市场开始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力量支撑。2002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发展并趋于完善,市场作用不断增强。在这一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199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大幅增长。2014 年,我国出口总额共143883.8 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四)经济新常态发展新阶段
自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逐步向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和创新驱动转变。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三二一”结构。同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对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阶段,投资和出口的驱动力量明显减弱,消费和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三、中国特色经济模式的发展
(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大力发展金融、电信、商务、科教文体卫等现代服务业。尤其要注重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提高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的比重。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让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二)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三)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过去的国有企业是因为国家战略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资本过度密集,政策依赖度很高,但市场灵敏度不高,缺乏竞争力。正是由于国有企业与金融的密切联系,深化国企改革对于促进金融改革有很大作用。只有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市场灵敏度和竞争力,减少对低息资金的依赖,才能有效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只有资金价格市场化程度提高,才能更有效的配置资源,使资金用在高效的行业和产业中,提高效率和效益。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部门是企业融资和风险分担的重要手段,如果金融部门没有效率,那么技术创新就无法顺利进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遭遇瓶颈。在现有的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资源向大型国企倾斜,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较高,很难获得贷款的支持,这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金融改革需要逐步放开民营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努力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另外,必须对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控制存贷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只有对银行贷款的严格监管才能有效地避免赌徒心理和圈钱问题,这也是推动中小银行发展时所要掌握的原则。
作者简介
陈启斐: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
蔡 璐: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