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简介
机构设置
智库动态
智库成果
智库专家
联系我们
 智库成果
  现代服务业
 
 联系我们

   南京财经大学综合楼410室
 E-mail:zhikuj@njue.edu.cn
 电话:025-83494746
 传真:025-83494746

 友情链接
 
 
现代服务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现代服务业 > 正文  
  江苏医药产业创新国际化战略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21-03-06  阅读:

江苏医药产业创新国际化战略

霍炎

摘要:江苏医药产业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和载体,已具备创新国际化基础和潜力,正加速迈向 “世界级”医药产业。但目前仍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国际化竞争力不强、创新国际化环境不优、园区创新链条不完整等问题。因此,建议发展优势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牢创新国际化基础;突出主体地位,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夯实创新国际化主体;强化统筹协调,升级产业创新布局,夯固创新国际化体系;优化贸易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筑创新国际化环境。

 

医药产业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与人民身体健康,是江苏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成长性好、发展活力强、竞争力明显的优势产业。新形势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速迈向“世界级”,助力“健康江苏”、“健康中国”建设。

一、江苏医药产业创新国际化现状

(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具备与国际同步发展基础

一是规模全国领先。2019年,江苏医药产业产值5000亿左右,产业规模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化学药制剂、医疗器械等子行业规模全国第一。二是质效稳步提升。2019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滑5.44%,但利润总额增长2.99%,出口交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上升,国际化市场逐渐扩张,已具备与国际同步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二)医药头部企业集聚,自主创新力正加速冲刺“世界级”

一是头部企业集聚。2019年,12家企业入选“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恒瑞医药位列榜首,入选全球制药企业50强。二是原始创新突出。2019年,获批上市药品89个品规,其中I类新药8个品规,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8.2%61.5%,居全国首位。三是创新能力雄厚。2018年,全省医药制造业申请专利3515件,占全国16.20%,居全国第一;研发新产品数3370件,居全国第二,新产品销售额高达1043.83亿元,占全国销售额16.39%,居全国第一。

(三)高端创新要素汇聚,多元创新国际化载体已形成

一是创新平台加速形成。2019年,江苏省共11家园区入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50强,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泰州、连云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六大产业园区初具规模,苏锡常医药产业群、中国泰州医药城、南京“药谷”、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等四大医药板块基本形成。二是制度创新稳步加快。自贸区设立以来,建立了一系列惠及园区企业的政策制度,为企业及民众带来了巨大利好。三是创新人才资源丰富。江苏省医药人才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创新和国际化能力较为出众,具备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和潜力。

二、江苏医药产业创新国际化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一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全省90%以上化学药品为仿制品,美欧日企业占2020年度全球制药企业五十强90%以上,全球高端医疗器械技术也被发达国家所垄断。二是产学研融合度不高。全省尚未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特别是在产学研交接的部分做得不到位,科研成果转化为有竞争力产品的比例较低。三是创新人才集中度不够。全省医药制造业相关科研机构数量比山东省多50%左右,但医药研发人员数量相差无几,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度不高,也缺乏领军型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创新国际化竞争力不强

一是国际贸易指数偏低。全省医药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进出口发展极不平衡,医药行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弱。二是缺乏国际头部企业。全省医药企业品牌战略意识较为薄弱,80%以上的药企为小企业,缺乏具有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头部企业。三是国际竞争优势较弱。研发以模仿或仿制药为主,出口以价值较低原料药为主,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

(三)创新国际化环境不优

一是贸易便利化水平不够。进口研发用样品的申报种类繁多,重复性低,进口频次高,时效性强,冗长的进口通关流程降低企业发展优势。二是创新要素保障机制不足。生物医药产业未形成健全的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缺少全球顶尖人才的评估机制和特殊人才的认定、引进机制;截至201910月,全省仅有24家大型生物医药企业A股上市,其余企业普遍缺乏融资渠道,制约创新发展。三是政府服务效率有待提升。监管部门还是仿制药管理体系,新药审批时间太长,阻碍创新药的引进与自主研发。

 

(四)园区创新链条不完整

一是园区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很多园区缺乏统筹规划,盲目跟风建设,造成土地和资金等资源的浪费,陷入恶性循环。二是园区产业协作效应不高。园区企业、科研院所等融合度不高,处于“集而不聚”状态,加上区内技术咨询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技术服务商等关联性支持机构不完善,影响园区积聚功能发挥。

三、江苏医药产业创新国际化对策

(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优势产品,以创新驱动国际化

一是突出原始创新导向。鼓励以精准治疗和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提升全省化学药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严重依赖进口的医学影像诊断和先进治疗的前沿产品为主攻方向,突破新型成像、先进治疗和一体化诊疗等颠覆性技术,重点加强数字诊疗装备、体外诊断产品、高值耗材等重大产品攻关。二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突破生物技术药下游技术瓶颈,加快产业化进程并快速形成规模,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细胞治疗产品、高端制剂、组织工程材料、移动医疗产品及可穿戴设备、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主导或参与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不断增强我省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积极发展优势产品。发挥江苏传统中医药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开发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和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制剂技术,研制一批符合国际药品规范和要求的高端药物制剂;加快疗效突出的中药创新药和具有临床应用优势的中药改良型新药研发,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四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针对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瞄准大品种药物,研制一批符合国际药品规范和要求的高端药物制剂;推进高端药物制剂的国际化和产业化,鼓励生物医药企业通过采取中美、中欧双报高端仿制药的方式,实现“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产业链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突出主体地位,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创效国际化水平

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建立高科技创新联盟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共享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模式,实现产业链水平整体跃升;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互学互助合作模式,调动生物医药企业竞争活力。二是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型领军企业,促进江苏药企竞争力全面提升;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壮大优势产品规模,塑造江苏特色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三是鼓励创新国际化。贯彻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政府为主导打造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掌握核心技术主导权,提升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力度,提高产业集群外向度和国际化水平。

(三)强化统筹协调,升级产业创新布局,夯筑创新国际化体系

一是统筹协调。政府应加强对园区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等宏观指导作用,抓大放小,促进园区的优胜劣汰;加强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配置作用,实行产业链招商政策。二是集群发展。发挥五大医药产业集群优势,延伸价值链,充分发挥集群的外溢效应,推动集群结构优化。三是特色发展。充分利用全省经济、科教优势,全面建设特色医药产业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支撑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和国际化竞争能力。

(四)优化贸易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创新国际化速度

一是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研发实验用物质进出口便利化措施落地,加强通关“绿色通道”建设,提高医药行政审批工作效率与技术业务水平。二是优化要素保障机制。加大引进国际创新人才政策力度,适当简化学历证明、雇主证明等要求;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投融资服务网络系统。三是完善政府服务能力。自贸区争取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改革深化,扩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范围;加快创新医疗设备、创新药物的审批审评流程;构建“科研院所+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企业”协作研究平台,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四是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完善生物医药融资、研发、临床、上市阶段的政策体制;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医产学研市场创新体系,增强生物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运用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

霍炎: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讲师

来源:本站原创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版权所有@2017-2020
南京财经大学 苏ICP备05007114号
江苏省南京市铁路北街128号南京财经大学福建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