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链升级,正向生产者驱动转变
张为付
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模式大体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品间分工、要素分工和产业链环节分工等方式,使得国际经济分工更加精准化、细致化和高效化,这一分工模式的递进与深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的推动、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国际法制环境保障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上不同的经济体都有通过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以推进其产业链升级的愿望,那么,到底应采取哪种方式来推动产业链升级呢?
所谓生产者驱动,是指以生产商为主体来推动的产业链升级。生产商最初的利润来源于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核心专利,继而其成为产业链的龙头和规则的制定者。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消费什么不是取决于客户的现实需求,而是生产者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如同苹果公司所说:“只有我们拿出iPhone时,消费者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这种方式要求生产者具有超强的市场需求预测、高深的产品技术研发和全面的市场服务能力,这不是一般企业或经济体都能做到的。由于进入门槛太高,所以这样的行业具有市场垄断性和不完全竞争性。
所谓消费者驱动,是指客户需求什么,工厂生产什么。工厂只能被动接受订单,至于卖什么、卖多少、怎么卖,企业一概无权过问。因为进入门槛较低,竞争压力巨大,行业往往处于价值链低端。比如大量的服务加工业、手机部件的出口加工业等。
两种生产方式都可以使经济体提升原来的产业链分工地位,但结果却不相同。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原始的原材料贸易、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承接产业链转移等方式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是典型的消费者驱动式推动,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其纵向的产业升级有所改善,但横向的差距在扩大。
而发达国家将生产制造环节全部外包于发展中国家,实行典型的生产者推动战略,使其产业链转移与升级交互进行,引领世界产业链升级的方向。
中国是发展中经济大国,已走过了自力更生的相对封闭式、原材料贸易、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外产业转移等不同的融入国际经济分工的道路,这些方式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产业发展、产业替代、产业转移、产业升级都实现了突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升级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特征,但目前又逐渐呈现出由消费者驱动向生产者驱动转变的态势。具体体现在——
以加工贸易生产为主的工厂不断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这一现象曾经受到质疑和批评,其实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产业链由原来的消费者驱动向生产者驱动转换中,消费者驱动式生产承担不了其成本压力。
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商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需求是一个昂贵的公共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价值链低端生产工厂只能让位于高附加值的生产商。
中国的市场环境为生产者驱动创造了条件。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法规的不完善,曾经假冒伪劣产品成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但这一现象得到根本的改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市场规则的完善有目共睹。
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在中国的加工贸易类工厂还会向世界其它区域转移,在中国周围会有一大批为中国制造业服务的加工工厂,促进中国生产者制造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
作者简介:
张为付: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