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造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对策建议
(江苏学习平台2020-11-28刊发)
张为付 张文武
摘要: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的又一重大安排,江苏如何立足新起点打造高质量的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任重道远。尽管江苏具备进口贸易大市场基础雄厚、进口贸易强平台优势突出、进口促进创新开局良好等优势。但也面临重规模轻结构,进口贸易商品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重创建轻内涵,进口贸易平台内涵有待进一步拓展;重创汇轻进口,进口贸易政策清单有待进一步细化等困难挑战。科学评估创新缺口,细化进口贸易清单;优化平台主体功能,明确载体分工合作;强化进口制度创新,加快市场主体培育等是未来政策实施的重点导向。
2020年11月3日,商务部、财政部等九部门和单位共同作出决定在全国新设立10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江苏昆山位列其中。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的又一重大安排,既担负着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重要部署的关键任务,又承接着“协调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时代重托。江苏作为一直站在改革创新前沿的开放大省,尤其担负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更要立足新起点在全省范围内打造包括昆山在内的多个高质量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连片区、强合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示范平台,为实现“贸易促进+贸易创新”双向功能定位提供江苏经验和江苏样板。
一、江苏创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基础优势
(一)经济好,外贸强,需求旺,进口贸易大市场基础雄厚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对外开放快速推进、贸易总量位居前列、经济发展保持领先,进口需求潜力巨大。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19.87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6574.1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二;201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631.52亿元,稳居全国第二,下辖13地市按照GDP排名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其中前50有8个,人均GDP达12.38万元,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良好的经济基础催生了强劲的需求动力,先进技术和装备、生产原料、优质消费品进口的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方式层出不穷。2019年,江苏进口贸易总额达到16171.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为6594亿元,占比超过4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跨境消费已占到总消费的1/5,有过跨境购物经历的消费者占比超过60%,跨境消费的购买力排在全国第二,进口贸易大市场基础雄厚。
(二)企业多,载体优,网络广,进口贸易强平台优势突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企业主体加快培育,开放载体迅速推进,贸易网络持续扩充,进口贸易强平台态势基本形成。截至2020年11月,累计引进各类外资企业超过13万家,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产生了全国第一批出口加工区、第一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唯一一个内河型保税物流园区;获批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5个,数量居全国首位;拥有26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8个亿吨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九大民用机场全部实现了对外开放,数量居全国之首;拥有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两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形成了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南京国际消费品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重点进口展会,每年组织参展企业超万家次;对全球市场布局不断优化,贸易伙伴遍布233个国家(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缔结友好城市92对。
(三)政策先,推进快,优惠多,进口促进创新开局良好
江苏高度重视和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进口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在2018年率先出台省级层面的《关于促进进口的实施意见》,推出20余条措施加快进口增长和结构优化;各地市迅速推进,先后出台了围绕促进跨境贸易、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准入管理模式创新等的各类政策文件50余份;实施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举措,营商环境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不见面审批”改革得到中央肯定,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不断改善,进口结构持续优化,有力带动相关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促进消费提升和需求升级。
二、江苏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困难挑战
(一)囿于重规模轻结构的传统,以促进创新为目标的进口贸易商品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江苏经济发展情况好,对外贸易体量大,但现有的进口贸易还停留在重视规模多于关注结构的阶段,以高新技术产品、先进制造生产线、高端服务贸易等为代表的高层次商品进口仍然存在较大拓展空间,尤其是服务于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研发、消费升级等方面的进口不足、占比不高,严重限制了进口贸易对省内产业发展、创新研发和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同时,近年来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对关键技术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采取出口限制、贸易制裁、技术封锁等手段,对江苏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的具体实施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二)囿于重创建轻内涵的传统,以促进创新为目标的进口贸易平台内涵有待进一步拓展
尽管江苏拥有包括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在内的多元载体平台,尤其是江苏昆山成为新设立的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但在建设过程中面临多重压力。一方面,新的建设任务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建设情况与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如何发挥全省多平台、多载体的整体积极性与合力,除了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以外,在全省范围内更多的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任重道远。同时,江苏省内的进口贸易企业、展会的影响力还不够大,规模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引领地位的进口载体不多。
(三)囿于重创汇轻进口的传统,以促进创新为目标的进口贸易政策清单有待进一步细化
尽管江苏率先出台了促进进口的相关政策文件,通过营商环境改善等措施营造了宽松的外贸环境,但在步入优化进口促创新、促改革的新阶段,仍然需要更加细化的引导清单和相关规划。现有的文件政策仍然主要集中于引进外资、促进出口等促进企业参与对外经济的层面,且有系统而明确的扶持政策和标准,但促进进口的措施相对而言才刚刚起步,缺乏针对产业转型、消费升级、创新亟需进口领域的清单规划和优惠措施。尤其对省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创新领域,如何展开对应性的进口贸易、优化进口结构,相关的产业扶持、行业规划和目标清单等尚未出台,有为政府的导向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江苏打造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施策要点
(一)科学评估创新缺口,细化贸易清单,多措并举提升进口消化吸收
加快构建科学评估省内关键领域创新缺口的指标体系,明确创新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行业清单、缺口范围,尽早制定聚焦于促进创新的进口贸易细化清单;分领域分阶段靶向实施包括税收减免、进口补贴、财政支持等在内的专项措施,引导支持企业以进口促创新、以进口促转型;结合评估结果,探索实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重点项目,鼓励园区、企业按照创新需求“揭榜挂帅”,严格进口贸易吸收转化的目标考核,确保进口贸易的吸收再创新成效;探索实施“园长制”,聚焦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任务,提升责任等级强化任务落实,提升有为政府在示范区建设的影响力。
(二)聚焦强化进口贸易,明确目标导向,分工合作优化开放平台格局
依托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国家级进口贸易示范区建设,加快省内对外开放平台的思路转换,鼓励各类园区独立划分高质量进口贸易专区,采取针对性优惠措施吸引进口贸易企业;探索建立高端技术设备、现代服务贸易等领域进口的“绿色专区”,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急需产品、高层次服务需求的支持力度;加快省内自贸试验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载体平台的功能规划,结合各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特点,针对性出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的实施细则,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竞争合作、功能有序的进口贸易平台格局。
(三)加强进口制度创新,提高支持力度,完善政策加快市场主体培育
依托“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措施,强化进口贸易的政策倾斜。加大重点进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探索实施正面清单制度,对清单内进口项目、进口商品和进口服务给予专项财政税收补贴;加快市场准入、进口通关、报批审核等环节的制度创新,实施进口贸易企业培育工程,开启绿色通道,加大吸引扶持力度,积极培育进口贸易主体;坚定实施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降低促进创新类进口的准入门槛和中间成本,提升进口贸易和创新转化效率。
作者简介
张为付: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张文武: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