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姓“制”还是姓“服”
(新华日报经济周刊2020-11-09刊发)
戴枫
近日,一篇盘点美国制造业的文章流行于网络,文中称:2019年美国制造业占经济总量的11%,服务业占比为81%,而服务业里有60%以上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这么一算,美国的“真实”制造业占其经济总量的比重达60%。
这样算是否合理呢?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视作制造业的一部分吗?
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于1966年率先提出“生产性服务”的概念,他从服务对象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的角度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用于其他商业公司和其他生产企业而不是最终消费者的服务业”,也称生产者服务。它是从生产企业内部的配套服务部门分离并独立发展而来的,是专业化分工程度加深和市场交易成本下降的必然产物。由于各国产业分类的不同,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分类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都是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行业。
国家统计局2015年6月4日首次公布生产性服务业分类统计标准,并于2019年4月进行了修订,在最新分类标准中,生产性服务业分为3个层次,共10大类,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可见,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活动而提供的中间服务行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生发展的,前者为后者提供补充和支持,后者为前者提供市场和依托。一方面,生产性服务投入是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来源,其技术外溢效应能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需求,进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二者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彼此的边界逐渐模糊化,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工业化两种融合形式。服务日益成为制造业价值链的重心所在,这也是为什么有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应该视为一个整体,如文章开头所提及的观点。
但笔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仍是服务,与制造业分离进行单独统计,也是统计进步的表现。简单地将生产性服务业加到制造业数据里并不能说明制造业本身强大与否。中美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国际专业化分工所造成的,中国以中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而美国以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中美制造业的差距不在于比重的大小,而是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上。美国制造业比重低于中国并不代表中国制造不可替代,比如说,中国的电视机是美国曾经淘汰的边际产业。制造业产品的研发环节正属于生产性服务范畴,因此,中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根本上是要发展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并加强其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以促使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
戴枫: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