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简介
机构设置
智库动态
智库成果
智库专家
联系我们
 智库成果
  现代服务业
 
 联系我们

   南京财经大学综合楼410室
 E-mail:zhikuj@njue.edu.cn
 电话:025-83494746
 传真:025-83494746

 友情链接
 
 
现代服务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现代服务业 > 正文  
  后疫情时代社会美育的社会治理功能
[作者:现代服务业智库  发表时间:2020-03-23  阅读:

几家欢乐几家愁:脱欧之际的英国尬相与中国机遇

李骏  许芸

摘要:生态审美、生活审美等社会美育的缺失是造成疫情灾难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后疫情时代,加强审美教育、提升审美素养成为修复疫情伤害、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的必要之举。将社会美育纳入社会治理是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望的时代使命。

 

新冠重大疫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命意识、科学素养、道德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战胜疫情、预防疫情的重要素养。这一认知的根源透视出我国生态审美、生活审美等社会美育的缺失。后疫情时代,应充分利用重大疫情这一特殊语境,着力强化社会美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充分发挥审美、创美在修复心灵创伤、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的关键性作用,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全民审美与人文素养,努力建设美好生活与美丽中国。

一、艺术治疗修复疫情心理创伤

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为受影响或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也强调,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这一指导思想与心理干预机制对后疫情时代个人与社会的稳步恢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干预机制中,社会美育以抒解心结的艺术治疗、优美洁净的城乡环境以及美好和谐的人文氛围治愈个人与社会的心理创伤。

艺术治疗就是“把艺术创作应用于治疗中,这种应用属于职业范畴,被应用于那些在生活中经历病痛、创伤、磨难的人,也被应用于那些寻求自我发展的人。通过艺术创作及反思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过程,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可以减轻症状,缓解压力;提升认知能力;享受艺术创作中真切的生活乐趣”。事实证明,这一治疗与美育方式对重大疫情灾难后的心理创伤恢复与治疗极为有效。如对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艺术治疗通过无主题绘画探寻创伤儿童内心的潜意识,但仅仅是适度陪伴使其尽情抒发内心体验,并使创伤儿童在此过程中拥有和享受自我掌控感,从而达到修复治疗的目标。因而,在后疫情时代,文化部门应尽快组织专家论证、构建艺术治疗疫情创伤修复方案,整合社会工作者队伍中艺术治疗专业师资培训,统筹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文联等公共文化艺术机构进行内容生产,与社区、村庄等联合,有组织、有目标、分类别分层次开展有较强针对性的文化艺术治疗与康复活动,释放重大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与焦虑、恐惧情绪,重新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与向往。

二、生态美育激发生存发展愿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大自然生态循环的破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撕裂,人类曾因此而付出沉重代价,14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使超过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被感染,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导致万人死亡,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全球灾难……科学技术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之时,也使人类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因而,在解决了全中国数十亿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一要求既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体现出社会对生态美育的迫切需求。历史与现实已然证明:生态美育是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的必然遵循,青山绿水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宜居城市美丽乡村中文明幸福生活的依存,都离不开生态审美观的建构与生态美育的实施。

后疫情时代首先要进一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育理念,激发尊重自然和自然审美的行动自觉,敞开心灵感受自然万物带来的美感享受,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提升对自然审美哲学内蕴的体悟,将“游山玩水”的舒畅感官体验上升为丰厚充盈的生命感受,将自然山水与审美趣味、品性修炼紧密结合,以真正实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境界。其次,后疫情时代还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等国家发展战略,“天蓝、地绿、水美”的自然美基础上,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融入现代元素,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具体要做到“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要使乡村环境“生态宜居”,而且要使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一要求对城乡管理者与规划执行者在城市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乡村美学、文化美学等方面要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与基础认知,这一意识与认知的的强化与提升仍可以通过社会美育来实现,如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与论证、观摩考察与培训等来实施,同时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融合机制,确保建设的美学特质与文化内蕴。

三、社会美育提升日常生活品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美好生活”,既指物质条件,又指向精神生活,它充分表明当前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等美育的内在需求在不断增强,而美育也应渗透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自古以来,中国的社会美育思想从未脱离过日常生活,典型如儒家美育从日常行为、性格品行、人生理想等多个方面确立践行标准并影响至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向重视日常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美育,以实现“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这是社会美育渗透日常生活最朴实的表达,也是对马克思美育目标“完善的人”的完美阐释。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当代美学家刘悦笛更是倡导“走向生活美育”,提倡“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从而使人成为完善之人、社会成为真正自由进步之社会。

四川姑娘李子柒的美食美居视频风靡全球,她对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与劳动所得的美感享受获得了打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人民日报》点赞李子柒“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实则是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社会美育。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介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首先应具有审美创美的内生动力与需求,这一动力与需求一方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然需求,另一方面自身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周遭环境、社会需求等也将使其产生审美需求与动力。社会美育的审美客体包含的范围较广,但在消费时代,我们可以将其统一称为“产品”,无论是实体产品还是影像等内容产业、抑或日常生活行为等,均应具有良好的审美属性与精神价值。这一属性又对审美介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作为主要审美介质的大众传媒,“在教育民众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与品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民众日常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消费导向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引导倾向,在这次重大疫情中,手工DIY各种美食、服装定制、住宅理念、在线艺术课程甚至阅读等日常行为均成为热潮或引发变革,主流媒体、融媒体的推送及评论则成为大众美育消费的重要参考。因而,后疫情时代务必牢牢将审美主体需求、审美客体呈现、审美介质供应串联成生态产业链,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贯穿其中,使健康、积极、良好的社会美育渗透全社会每一位民众的精神世界并转化为行动自觉。

 

作者简介

李骏: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

许芸: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

 

来源:本站原创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版权所有@2017-2020
南京财经大学 苏ICP备05007114号
江苏省南京市铁路北街128号南京财经大学福建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