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简介
机构设置
智库动态
智库成果
智库专家
联系我们
 智库成果
  现代服务业
 
 联系我们

   南京财经大学综合楼410室
 E-mail:zhikuj@njue.edu.cn
 电话:025-83494746
 传真:025-83494746

 友情链接
 
 
现代服务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现代服务业 > 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三大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智库专家解读十九大(八)】
[作者:张为付 张晓磊  发表时间:2017-12-11  阅读:

摘要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目标。本文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论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国三大产业应该制定怎样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在农业发展方面,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农业价值链。在制造业发展方面,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就要求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系统质量;加速推动传统的增长导向型制造业相关政策向创新导向的创新引导政策转型,以创新支撑和引领制造强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奋力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在服务业方面,要瞄准国际标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借助制造业基础优势,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另一方面推动现代服务业深入农村,助力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改革浪潮。

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众、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深化改革,全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前提,是维持我国经济总体平稳可持续的增长态势,在发展中优化结构、改善质量、提升效率、培养动能,缩小与世界先进经济体的差距,并逐渐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不论是农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进一步探索制度改革解放生产力束缚的困难越来越大,总量增速放缓、质量和效率提升阻碍重重,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提前为我国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规划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只有明确三大产业未来的攻坚改革方向,才能避免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少走弯路,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一、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东部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人均GDP水平纷纷突破中等发达国家标准(年人均GDP1万美元),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我国占人口比例近半数的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很低,201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36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24万元,约为前者的三分之一。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实现中国农民全部脱贫,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融合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难题。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是支撑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进步的基本生产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就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我国农村当前的土地制度普遍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这一制度安排曾经对推动我国农业的高速增长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在当前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技术变革浪潮中,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土地分散化、零碎化经营等现实问题越发严峻,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此,“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流转经营权”的改革思路逐渐成为了党中央顶层设计、地方实践以及国内专家学者的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十九大报告为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指明了基本目标与方向。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使得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流转经营权之间法律地位和权能清晰分明,这对加速推进我国农业规模化和农民职业化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意义。此外,十九大报告确定将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三十年(延长至2057年末),大大增强了农业企业参与承包农地经营权的信心。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为农业企业带领农民在农村土地上进行中长期投资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农业资源可持续开发、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这对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

全国各地农村在今后的土地制度改革中,应原原本本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以试点等形式,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在稳步探索中进行制度创新。要注意遵守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推动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调动农民进行规模化经营,学习现代农业科技,充分挖掘当地农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在房地产热潮之下,要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特别是城市郊区,介入土地流转后大搞房地产、高尔夫球场、赛车场等非农建设项目开发的问题。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全力推进农民职业化,加大对农民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力度,将“农民”从原来的“农村居民”和低级体力劳动者,逐步升级为专业化的农业从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鼓励农民自发合作或者引入商业资本带动农民合作等多种途径,组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组织等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取代与时代脱节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当前我国已在这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家庭农场(87.7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9.4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9万家)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总量已达280万个;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总数超过1270万人,成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力量。但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我国农民总数近7亿,新型职业农民占比尚不足2%,因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仍任重道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因此,全国各地农村在接下来的三农工作中,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摆在关键位置。一方面,要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源,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新农民;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乡村旅游休闲等乡村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高技能专业人才和能实干的乡村工匠。另一方面,要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村民互换土地等方式,实现经营主体的连片耕种,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建设生产-加工-营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拓展农业价值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就必须摆脱目前以低端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大农业”,通过推动农业周边的制造业、服务业与农业形成垂直产业链互动,来拓展农业价值链,提升农业增加值,增加农民的农业周边产业收入。当前我国广大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普遍存在农业价值链过短的缺陷。农民耕种或养殖的产出未经加工直接出售,给其带来的增加值收入非常有限。这主要是由于农村资源过度分散,农户自身投资能力有限,农业相关配套制造业(如食品加工)和服务业(如农业旅游)长期缺位导致的。因此,在新时期增加农村的非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业周边经济,拓展农业产业链,对解决三农问题来说尤为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因此,在未来的三农工作中,要积极开发农业周边产业,以农业周边产业解决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第一,要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主产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民签订长期收购协议,鼓励其培训聘用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扶持龙头企业打造拥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以品牌的力量带动原产地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积极探索大农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网络销售等产销模式;培育与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匹配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端食品生产企业,进军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高附加值的食品细分市场,进而带动农产品原材料产地的农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在城市郊区或生态资源卓越的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农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农业+”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与旅游、亲子、文化、疗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农村旅游业态和产品线,开发门类多样的主题农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强化对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的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完整风貌,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实行连片保护和非破坏性的适度开发。第三,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革新浪潮,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将一线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连接起来,通过缩短中间流通环节来增加农民收入;要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完善全国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

二、制造业:实现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

《中国制造2025》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制造业强国。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在越来越多的尖端制造业细分领域也纷纷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但从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来看,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我们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制造业强国的差距,“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仍然是中低端商品的代名词,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仍然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奋斗。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国的目标,就要求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高供给系统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从我国当前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供给侧质量低下、结构失衡问题十分严峻,水泥、服装、玻璃、钢铁、光伏产品等中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智能芯片、航空发动机、精密仪器等高精尖制造业供给又严重不足。因此,当前我国制造业深化改革的主线就是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产能过剩行业用于重复建设的低效率投资通过恰当的政策引导,转移到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端制造业投资中来。自从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方针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和去杠杆部分,已经在积极推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末,钢铁、煤炭产能分别退出6500万吨以上和2.9亿吨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下降0.4%。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特别是在降低企业成本和补足供给侧短板等方面,仍然需要更长期的投入和奋斗才会显现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当前中国制造业深化改革工作中的主线地位,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方面持续发力,切实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第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全面清退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转移过剩产能,有序转移、安置、再利用淘汰产能占用的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资源。第二,“关门开窗架梯子”,疏堵结合去库存,一方面积极推进高库存的平价汽车、服装、家用电器等制造业行业转移或裁撤过剩产能,堵住库存的来源;另一方面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借力外部市场和农村市场,帮助制造业企业消化现有库存。第三,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清退僵尸企业并举的方式,稳步推进制造业企业去杠杆,一方面健全金融企业融资借贷风险防范体系,推动金融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突破传统信贷融资业务模式,在债券、并购、投贷联动、股权基金等业务上加大创新改革,为真正有竞争力且急需资金的企业提供多元融资方案;另一方面安排效率低下的僵尸企业,特别是国有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停止其对有限金融资源的耗损,降低制造业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第四,通过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行政事业体制、工业用地体制、物流交通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切实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税费成本、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土地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的开支,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五,在高端制造业必须的信息、数据、网络设施等硬件投入上追加有效投资,同时培育创新友好、鼓励竞争、成本低廉的制度软环境,从“软、硬”两方面入手,下大力气补短板,为高端制造业供给的生产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二)以创新支撑和引领制造强国建设

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核心要义在于抢占世界高端制造技术的制高点。当前我国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结合本土劳动力、土地、资源、市场等优势要素,逐步累积而来的,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在其中的贡献并不高。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自主创新能力与美、德、日等发达工业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制造领域。以机器人这一典型的高端制造产品为例,截至2017年,中国以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机器人消费大国,但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了我国机器人市场约90%的份额,仅FANUC、安川、KUKAABB四家公司就抢占了中国约65%的市场份额。因此,要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加速推动传统的增长导向型制造业相关政策向创新导向的创新引导政策转型;要加强制造业创新型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以世界一流的人才队伍为依托,抢占高端制造业技术制高点;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和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世界新一轮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潮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也强调“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因此,创新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源动力和主引擎,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唯一路径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动传统的增长导向型制造业相关政策向创新导向的创新引导政策转型,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极具活力的中小型新创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要营造全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第二,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战略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杰出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有了人才队伍基础,才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第三,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和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世界新一轮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潮流,在传统高端制造领域,中国作为后发国家难以赶超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但在新兴业态上,中国与发达工业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因此中国要鼓励支持本土制造业企业积极探索将传统制造业与新兴技术和产业模式进行融合,另辟蹊径,实现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弯道超车。

三、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

在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贡献的GDP比重通常超过70%,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吸收就业的能力远超农业和制造业。但在我国服务业发展程度远落后于发达经济体,受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制造业和农业。直至2012年,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才超过制造业;直到2015年,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才超过50%关口。此外,就服务业发展结构来看,我国服务业仍以面向消费者的消费性服务业为主,而面向生产者的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严重不足,而且财务、设计、广告、公关、商务咨询等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市场基本被外资跨国公司垄断,本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存在被跨国公司“低端锁定”的困境。最后,就城乡差距来看,我国现代服务业企业基本都聚集在城市,服务客户以城市居民和企业为主,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非常严重的现代服务业缺位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因此,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就必须要瞄准国际一流标准,建成体量大、种类全、质量高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将服务业打造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稳定器。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交叉融合、相互支撑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拥有非常好的比较优势,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制造业企业集群,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客户群体,也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规模,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劳动力要素,再加之适当的政策引导,未来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必将大有可为。当前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在于要培育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补足国内市场高端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完善和壮大,还可以与我国的优势产业——制造业,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因此,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交叉融合,借助制造业基础优势,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在打破两个行业间的隔阂与壁垒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对发展现代服务业而言至关重要。

《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因此,在未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中,我们要依托我国制造业企业集聚带来的体量最大的“本土市场效应”优势,出台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中力量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以及第三方物流、第三方设计、法律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管理咨询、公关会展、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广告推广、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打破行业边界,延伸其自身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同时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向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例如,可以鼓励企业学习爱立信、IBM等优秀跨国企业的发展道路,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由单纯的设备供应商,向提供系统集成总包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

(二)以现代服务业带动农业现代化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消费能力差,居住分散,导致农村服务业一直呈现以低端消费性服务业为主,服务供给总量小、质量低、门类少的特征;此外,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制造业以中小型私人作坊、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为主,农林牧渔企业也大多不成规模,因此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更差。中国农村高质量现代服务业的长期缺位也是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因为离开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中国农村单靠农业和制造业难以充分解决7亿农民的就业、脱贫和增收问题。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之一,就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深入农村,助力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和农村城镇化革新浪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推动现代服务业进入农村市场,也是在帮助我国服务业企业开拓更广泛、也更有增长潜力的市场空间,对服务业自身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重大利好。

总的来说,过去中国农村的服务业缺位本质上是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束缚导致的。过去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落后,服务提供商必然只会在客户聚集的城市中才会出现,小城镇或村庄的经济规模小、客户分散,服务业企业深入农村所能获得的商业利润不足以覆盖其成本,农村服务业供给自然就会严重缺位。但是随着“互联网+”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革命浪潮的兴起,日新月异的交通和通信技术大大降低了服务业企业远距离提供服务的营商成本,这就使得城市里的服务业企业面向农村提供高质量服务成为了可能。因此,在推动现代服务业深入农村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借助“互联网+”的业态模式和技术手段,降低城市服务业企业为农村客户提供服务的营商成本,这必然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通信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重点对边远山村居民进行异地搬迁、集中安置,早日实现“村村通”工程对农村地区的全覆盖。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出台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惠农的专项扶持计划,为企业搭建三农相关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农资租赁等互联网平台提供政策便利和资金扶持,政府还可以为现代服务企业面向农民提供的技能培训项目,如淘宝大学等提供奖励和补贴。最后,在具有一定制造业或农业企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一味追求制造业或农业大项目、大投资的刻板观念,要给予配套服务业投资项目足够的重视,积极吸引与当地优势制造业或农业相配套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投资农村,实现本地范围内的三大产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版权所有@2017-2020
南京财经大学 苏ICP备05007114号
江苏省南京市铁路北街128号南京财经大学福建路校区